总是被仪式感操控的我们

1,340次阅读
2 条评论

共计 196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其实很显然,关于毕业季,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

平日里我们都生活得若无其事,为什么突然到了毕业的时候,心情就马上转变了,好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自然而然地就矫情了起来,却没有任何人会觉得异样!

总是被仪式感操控的我们

关于这一点,笔者想从我的大学毕业典礼说起:

那场典礼很是庄重,现场布置也令人动容,会场的四周放着所有人大学生活的照片,等待的时候音响里一直放着青春洋溢的歌曲,典礼开始后,会场先放了国歌,然后又是各个领导讲话、发证书、拨帽穗、宣誓。

我看着周围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同学,突然就感动了起来,觉得每个人都好亲切。看着我曾经待过的学院,回望我的大学生涯,是多么的不舍和如此的有意义。

但实际上,我和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泛泛之交,甚至连感情都谈不上,我对我的学院、我的专业、我的大学生活也没有在毕业典礼时那样的高度认可。

但不管如何,在典礼上,我的的确确被“感动”了,并且深陷其中。过了好一段时间,我才“冷却”下来,并感到自身的异常。

如果一定要以某种理论来解释我在典礼上异常的行为,那就是——我被“仪式感”操控了

如影随形的伴侣、群情激奋的狂热

其实很多人对仪式感都有所误解,觉得这是个庞大的命题,神圣而又严肃的场合才会出现的事物。

但实际上,它随处可见,在你不经意渡过的那些时间里,“仪式感”这头小怪兽早已在你的心中横冲直撞了无数遍。

总是被仪式感操控的我们

关于仪式感的定义,《小王子》中狐狸说:“(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人,籍由仪式感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更重要的是仪式感暗示自己必须认真地去对待一件事。

比如从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一行为来看,本身就充满了仪式感。你说,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跟回家自己下载资源看,除了硬件水平外,其他有多大区别呢?

毫无疑问,这当然是仪式感在作祟,电影院让众多彼此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聚集在一间漆黑的房间里,这种在环境强烈的暗示下产生的“观影的仪式感:

我是一名观众,我来到这是作为一名观众来看电影!

这样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沉下心去进入面前光影编织出的梦,更好地满足了精神需求!

这种感觉是无法被“你在电脑上了下部片,然后周围环境也乱七八糟、你的精神高度不集中、观看过程中总是有各种事来打搅你,让你左思右想,最后你仅仅只是看了点东西而已”这样的直接行为所替代的。

仪式感的作用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仪式感也不尽然都是那么恐怖,所谓“仪式感”在字典上并没有明确的解释,究其本来含义大概也就是在做某件事时特别注重程序、形式以及外观对事情结果所起的作用。

纵观人类诞生至今,仪式感发挥的作用可不在少数。

转换角色的门廊

人类学家Victor Turner用“liminality”解释过仪式感,这个词的词源意味“门槛”(threshold)。从他的论述中,仪式感意味着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中间状态。

总是被仪式感操控的我们

比如:咱们传统习俗中繁复的婚嫁礼俗,通过物理的(乘轿、跪拜)到象征的(穿着、固定的环节)向大家宣布:这两个人结婚了!从此之后就不单单是儿子/女儿,而要加上丈夫/妻子的身份。

比如现在也挺流行的婚前单身夜,则通过狂欢和放纵表示单身结束了:“我”以后就是一夫一妻制的信徒了,不去乱搞了。

再或是我们学生时代上课时铃声一响,“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意味着:休息时间结束了,接下来四十五分钟你就别想玩了。

确立关系和地位

为了确认和确立权力关系。任何人类参与的社会活动都会有权力,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怎样把“从灵魂上我们都是平等的”人和人按照权力等级区分开来呢?

——仪式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仪式标榜了一种社会等级地位!有权势的人想要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权势,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同样想知道哪些人是他们不能侵犯的,仪式就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就比如说毕业典礼上,学校领导负责主持,团委、辅导员什么的负责具体事务!国旗和国家权力在空中冉冉升起,下面是行注目礼的同学们,有时还有老师指定的好学生献词,或是作为学生代表……

这些都是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确立和诞生,也是个体生命在这种权力关系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权力从属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行为规范和情绪表达

红白喜事分工明确:婚礼负责开心幸福、展望未来;葬礼负责追思逝者、缅怀过去。

借助已经存在百年千年的仪式,我们学习习惯表达内心中一些复杂的情绪,有些仪式是群体的,带有宗教意味,通过一个巨大的场域的力量,暗示和引发你的情绪外泄。

据说基督教对第一次来教堂礼拜却并不信教的群众采取让其祈祷却不对其灌输信仰的方法,通过群众自身的祈祷——然后他们就会有信仰,这也是一种仪式。

有些仪式是个体私人定制的,比如一些作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写作,其实就是暗示自己和旁人:我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了!

分手的情侣喜欢通过买醉的方式麻痹自己,这也是暗示自己:这一段关系了结了、该回归一个人的状态了。

正文完
微信公众号
post-qrcode
 0
大网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大网 于2023-11-24发表,共计1967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归大网丨游人浮世绘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2 条评论)
验证码
头像
那个夏天 评论达人 LV.1
2024-05-07 19:43:32 回复

大网,您好,我一直在找以前有一期大众网络报的文章,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帮忙,有没有印象

 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移动